14岁猪坚强挺过“5·12”,“年纪太大器官都已经用旧”,如果真的走了,或制成标本长期保存
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13周年,顽强生命力的象征——14岁的猪坚强,再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年纪实在太大了,器官都已经用旧了。”
猪坚强躺在50多平方米的“馆舍”中,大家希望它能坚强地活下去
>>>体温37℃ 瞳孔有问题
兽医检查不敢翻身怕休克
成都建川博物馆专门搭建的50多平方米的“馆舍”中,14岁的猪坚强侧身躺着,气息虚弱,看不见肥膘,已看不到2008年汶川地震获救时的精气神。
“馆舍”里有玻璃隔断,安装有风扇,设有专职饲养员,负责清理卫生和精神照料,猪坚强“养尊处优”的晚年生活现在出现状况。
“我们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建川博物馆的魏主任告诉华商报记者,“它现在的体温不太正常,像猪正常的体温是38℃,但它只有37℃,它的瞳孔也有一些问题,那天兽医来给它做了检查,都不敢给它翻身,就怕它休克。除了体温和瞳孔之外,其他暂时还没什么问题。”
>>>年纪太大“寿终正寝”
猪14岁相当于百岁老人
“14岁的猪差不多就相当于接近人类的100岁。”魏主任解释,猪坚强主要就是人们说的“寿终正寝”,“因为年纪实在太大了,器官几乎都已衰竭,器官都已经用旧了,我们给它专设了一名饲养员嘛。”
据了解,圈养的猪最长的寿命可以活到25岁,猪坚强才刚满14岁不久,理论上还有生命的空间。
魏主任表示:“它现在的情况谁也说不准,我们会尽可能挽留它的生命。它现在的情况反正不是特别好,但要说它到底能活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14岁的猪坚强气息虚弱,没了肥膘,也没了2008年汶川地震获救时的精气神
>>>很多媒体都很关心
猪坚强挺过“5·12”肯定没问题
建川博物馆魏主任告诉华商报记者,“5月12日,很多媒体记者都很关心它,我们每年5月12号都有对地震死难者的悼念活动,顺便大家会一起去看看猪坚强。”
魏主任告诉华商报记者,“我估计挺过‘5·12’肯定是没有问题的,但后面能活多久就很难说了。”
每年5月12日,建川博物馆都组织悼念地震死难者的活动,顺便大家会一起去看望猪坚强
2008年汶川地震震后第36天,猪坚强获救,许多市民、网友呼吁,不要把这头猪变成人们餐桌上的美味,并为其取名猪坚强。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把猪坚强买下来,安顿在博物馆,还给它取了小名“36娃儿”,大名“坚强兄”,希望它在博物馆安度余生。
>>>进食要靠饲养员
精心照料喂食要把饭盆端嘴边
“它进食都由饲养员龚师傅喂,已经不能主动进食,我们也没有刻意给它喂加强营养的饲料,都是自然的这种饲料。”
魏主任说的饲养员就是龚大爷,他一直在精心照料猪坚强,“每天喂猪草、玉米粉和水调和食物,以前能吃,现在不行了,现在给它喂食都是直接把饭盆端在它嘴边。”
龚师傅解释,当年汶川地震时,猪坚强的腿部受伤造成残疾,之前它的前腿还能站起来,从2020年冬天开始,逐渐出现腿脚已经完全无法站立,只得每天躺在稻草上。
>>>猪圈垮塌被埋36天
猪坚强靠吃木炭喝雨水续命
“当时博物馆买它花了3000元,我还要添了8块钱。”猪坚强的主人、彭州龙门山镇村村民万先生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表示,他知道猪坚强命大,挺过“5·12”是没有问题的。
万先生告诉华商报记者,就是将来有一天如果猪坚强真的走了,就把它制作成标本,不会食用,要长期保存,在万先生夫妇眼里,这是他们这辈子圈养的最神奇的猪,猪坚强已成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
2008年6月17日,地震后存活36天的猪坚强,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的战士从废墟里刨出来
他对当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搜救猪坚强的细节印象深刻,2008年6月17日,猪坚强被成都军区空军某飞行学院的战士从废墟里刨出来时,还坚强地活着。“猪圈垮塌了,它压在废墟下面,是靠吃木炭和和雨水才活下来的,熬了36天才刨出来,它没有受严重的伤。”
“我今年70多岁了,我老伴60多岁了,我们俩要一起去看猪坚强。”万先生向华商报记者证实,5月12日,媒体朋友接他们夫妇一起去看猪坚强,“两三年前来看过它。”万先生说:“汶川地震时房子倒了,幸好我们人没有受伤。”
“5月12号下午,有很多媒体都要来找猪坚强拍照,来看望它。”建川博物馆的魏主任介绍,前来参观的游客都希望猪坚强能再坚强地多活几年。
华商报记者 李华 编辑 董琳
(如有爆料,请拨打华商报热线电话029-88880000)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华商连线】所有,今日头条已获得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家授权,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