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科普专题 | 大灾有大爱,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二)

有声科普专题 | 大灾有大爱,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二)

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收录于合集

#防灾减灾宣传周12个

#汶川地震4个

在东方大地上,中华民族历经风雨生生不息,勤劳自强,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明成果,中华民族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地震、雪灾、洪水、泥石流,各种灾难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历久弥坚形成了中华民族坚强、刚毅的精神品质。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1966年邢台半月内相继发生里氏6.8级和7.2级大地震,1976年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2008年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2010年玉树发生里氏7.1级大地震,2013年雅安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

灾害无情人有情,抗震救灾精神也随之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与地震灾难进行斗争的伟大进程中。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多次战胜无情的大地震,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承和发扬,并形成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召开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提炼了党和人民在对抗天灾时表现出来的伟大精神和优秀品质,指出:“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至此,抗震救灾精神被明确了下来

5.12防灾减灾日有声科普专题-《大灾有大爱,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旨在通过有声作品,讲述地震中的感人故事、科普地震知识,以更加生动、更加具体的方式对防震减灾工作进行宣传。坚持做到深入持久地开展地震知识宣传,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宣传,来不断加深广大人民群众的抗灾救灾意识和增强面对地震灾害发生时的心理承受能力。尽最大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抗灾自觉性和战胜困难的意志力,实现灾害发生时把破坏和损失控制到最少程度的可能性。以此来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工作提供保障。

第二期:宋子安《有更多人比儿子更容易生还》

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有更多人比儿子更容易生还

5 月 15 日 15 时,从绵阳赶往北川县的山路上,记者遇见一名头部扎着绷带、右手鲜血直流的公安民警,经询问,他叫李国林,43 岁,北川县擂鼓派出所民警。因为要先救其他学生,他没来得及救出自己的儿子。

“地震开始前,我们正在擂鼓镇召开辖区企业稳定工作会议。”突然,大楼晃了两晃,李国林明白了:有地震!他大声呼喊,与会的 8 个人全部涌向大门边的厕所。顷刻间,整幢大楼在一阵剧烈的抖动中全部倒塌,将李国林等人埋在钢筋水泥的废墟当中。

在二炮当过兵的李国林拥有丰富的自救经验,他双手护住头部,躲在厕所的东南角。除了额头、背部、双耳、双手被砸、划伤外,并无大碍。后来,他和同事们奋力钻出废墟。

尽管头部鲜血直流,李国林来不及包扎就赶往擂鼓派出所。此时,三层楼的派出所办公楼也变成了一片废墟,4 名留所值班的民警只找到了3 个,全部受伤严重。

突然,想起儿子还在北川中学,李国林找到一辆自行车,风驰电掣般赶往县城。儿子 15 岁,名叫李王自国,在初三(1)班就读,成绩优异,即将面临中考。

可是赶到北川中学时,李国林看到,操场上的孩子们哭成一片,好几栋教学楼倒塌,儿子所在的初中部五层教学楼变成了三层楼,原来的一楼和二楼都不见了。

“李王自国,你在哪里?”李国林拼命地呼喊。很快,在四根横七竖八的水泥预制板缝隙处,他分辨出儿子的声音。“爸爸,我在这儿,快救我!”一想起儿子的求助,李国林就泪水直淌。可当时没有救援设备和机械工具,大家只能用双手刨砖渣救人,而儿子,位于废墟深处一丈多远,左腿被好几块水泥板压住,动弹不得。

“从小,儿子就认为我是英雄,引以为豪。”李国林说,作为第一个赶到北川中学的公安民警,他成了师生员工可以信赖的对象之一,怎么干,都听他的。

在这种时候,从初中部教学楼用撬杠等工具去打个洞,挖出儿子还是有希望的。但是有更多的人容易挖,更容易生还,李国林要求幸存人员从容易处挖起,先救外围的。说到这里,李国林呜咽着说,灾情就是命令。他和大家一起刨土,地震当夜还代表公安部门赶往绵阳市政府汇报救灾工作,并接受简单的包扎。

13 日凌晨 5 时许赶回北川中学时,“儿子还在呼喊救命”,消防武警也赶到了现场。至当日中午,儿子声息渐无,李国林却已经成功救出了 30 多个鲜活的生命。

16 日凌晨 3 时许,李王自国终于被找到,但已停止呼吸

13年过去了,地震灾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映秀的新街,游人如织;汉旺的校园,生机盎然;羌寨的农家乐,生意兴旺;北川的工业园,机声隆隆……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砥砺下,我们取得了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从汶川到玉树,从舟曲到芦山,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力量。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抗震救灾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激励党和人民砥砺前行,大地震可以震动山河,却不能震垮中华民族实现民族复兴的决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今天要继续弘扬抗震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参考书籍:《汶川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大灾有大爱》

武汉晚报:《有更多人比儿子更容易生还》

制 作:内蒙古自治区地震局

内蒙古艺术学院(赛博科普视听传媒工作室)

相关推荐

​相差54岁的老少恋,他俩婚姻咋就挺过21年了?

​相差54岁的老少恋,他俩婚姻咋就挺过21年了?

169

相差54岁的老少恋,他俩婚姻咋就挺过21年了? 家人们,今天必须唠一唠超有话题的一段婚姻,主角就是杨振宁和翁帆!一提他俩,大家脑子里是不是马上就想到那大得离谱的年龄差?...

​三亚旅游攻略,4天3晚游玩路线景点推荐

​三亚旅游攻略,4天3晚游玩路线景点推荐

134

三亚旅游攻略,4天3晚游玩路线景点推荐 三亚,这个位于中国南端的热带海滨胜地,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玩。为了确保大家的旅行充满乐趣,避免不必要的困扰,这份全面的三亚...

​关于“逼格”一词看法

​关于“逼格”一词看法

154

关于“逼格”一词看法 最近几年,“逼”字家族成员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程度也越来越深。比起前几年的流行的牛逼、傻逼,最新涌现起的一个热门成员是“撕逼”,用以表...

​千万不要再乱吃橄榄菜了,别再无知了!

200

千万不要再乱吃橄榄菜了,别再无知了! 现在的人们虽然工作压力大,但是对于自己的身体也是格外的在意,而橄榄菜绝对是营养价值十分高的水果和蔬菜,但就是这样的小菜,吃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