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总视察哈军工吃饭时看到侄子彭启超,责问陈赓:他怎么会在这
彭总视察哈军工吃饭时看到侄子彭启超,责问陈赓:他怎么会在这,彭总理不是一个普通人,他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更是勇挑大梁,指挥若定。然而,就连这位开国元勋,在面对家人时也是严格要求、循规蹈矩的。1953年,彭总理视察哈军工,看到自己的侄子彭启超在场,当场就生气了。一个优秀的学生竟然被特意安排过来,这让彭总理大为光火!彭启超究竟是何许人也?彭总理为什么会如此愤怒?
毋庸置疑,彭总理是一位英雄人物,可就连这样的领袖也有着小小的怪癖。1953年,彭总理到哈军工视察时,陈赓校长特意安排了一名优秀学生与他同席用餐。谁知,当彭总理看清那学生的面孔时,顿时勃然大怒,质问陈赓这人怎么会在这里?原来,那学生正是彭总理的侄子彭启超。
彭启超自小命运多舛,父亲在他12岁时就英勇殉难,临终嘱托他前去投奔伯父彭德怀。小小年纪的彭启超翻山越岭,历经艰难终于找到了彭总理。彭总理看着这个遭受了重创的侄儿,十分怜惜,亲自抚养他长大。
可是,彭总理对彭启超的管教也是极为严格的。当时彭启超只有初中学历,哈军工理应不会录取。但校方看在彭总理的面子上,特地为他开了绿灯。彭总理知道后大为震怒,认为这是破坏纪律,立刻要求开除彭启超。在老教授的婉转相劝下,彭总理勉强答应继续让他就读,但却下令一旦他学习不理想就必须退学,回到部队去。
从此,彭启超如临深渊,加倍刻苦读书。后来哈军工想给他记个功,授予上尉军衔。谁知彭总理又是一阻止,只允许授中尉衔,生怕引起非议。直到1983年彭启超退休,一直坚持平民化、不索荣誉。
看来,彭启超这一生都在伯父的高压管教下度过。彭总理之所以如此严格,正是出于对亲人的爱护和期许。作为革命家庭的子弟,他更应当树立好的榜样,决不能东施效颦、受人猜忌。我们从中不难看出,在彭总理心中,纪律远比一切都重要,即使是对亲人也毫不手软。
纵观彭总理一生,他对亲朋好友从不手软松懈,宁可亲疏有别,也决不徇私舞弊。所以当他看到陈赓特意让彭启超出席时,才会如此震怒。毕竟在他眼里,纪律高于一切,哪怕是对亲人也决不能网开一面。而彭启超则一直在这种高压的管教下成长,饱经艰难磨难,才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共产党人。这种作风,正是彭总理当之无愧的革命品格所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靠着这种铁杆般的纪律和作风,新中国才能在战火硝烟中屹立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