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家刘师培,在政治舞台上落魄之时,是谁向他伸出了援手呢
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的刘师培,呈现的是他在北京大学度过的、生命历程最后三年的情景。今天我们的话题是:
经学家刘师培,在政治舞台上落魄之时,是谁向他伸出了援手呢?
《觉醒时代》中的刘师培
一、因娶“悍妻”,毁掉一手好牌
刘师培,字申叔,号左盦,出生于1884年,是江苏仪征人。刘家是经学世家,“刘氏一门,三世传经”,在清末学界被传为美谈。出生在这样一个书卷气极浓的封建家庭里,刘师培自小就受到严格而正统的封建思想和文化教育。
刘师培8岁开始学《周易》辨卦,12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和试帖诗,之后又将视野扩展到诸子百家以及史书,并开始阅读和整理家藏祖、父辈秘而未宣的经史著述。他聪颖绝伦,“授读过目成诵”,年纪轻轻,其经史知识就赢得了家乡士绅们的交口称赞。
1901年,18岁的刘师培参加扬州府试,引起了考官冒鹤亭的重视,被选为案首。1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也是一举中第。1903年,20岁的刘师培又奔赴河南开封,参加会试。然而这次,却很不幸地落榜了。
青年刘师培
青年刘师培最风光的时期,大概就是在20岁左右,因为他此时结识好友、金榜题名,好像一切都很美满。20岁的前一年,他很幸运遇到了章太炎,章太炎字枚叔,刘师培字申叔,这两位国学大师的交游后来为人们所称道,甚至将他们并称为“二叔”。
由于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教育会,表面是改良教科书,实则是鼓吹反清排满革命。当时年方20岁的刘师培,从他们的政治活动中受到了鼓舞,于是,在会试落榜之后,他没有回家准备下一次考试,而是开始参加了革命党人各种公开和秘密的集会,并很快转变为民族民主革命的干将。
从1903年到1907年数年间,刘师培鼓吹反清革命不遗余力,他不仅写下了《中国民约精义》《攘书》《皇帝纪年说》等大量宣传民族民主思想的论著;还参与蔡元培的暗杀团,密谋杀死清朝大员。连年的革命宣传和革命活动,使刘师培在革命派知识分子群体中具有一定影响。
刘师培著作
然而,也就在20岁这一年,刘师培洞房花烛娶了娇妻何震。却因此毁掉了他原来一手的好牌。开始两人的结合是“包办婚姻”的形式,但是刘师培丝毫没有抗拒这样的行为,反而对这样一个如花似玉的妻子宠爱有加。
他们婚后那几年,蔡元培正在上海兴办女学,刘师培就将妻子送去学习,为的是让她接受新式教育。他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万万没想到,这一步走得大错特错,随后更是步步错。从此,何震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思想开放的女子,从前大门不迈,如今出门都要和丈夫并行。
大概在1907年的时候,他们还一起去日本加入了同盟会,俨然一对革命小夫妻。可随着对西方思想的深入学习,何震的思想解放程度超乎刘师培的想象,甚至有些走火入魔。
刘师培老婆何震
过火的女权主义被她理解为男子要绝对服从女子,对自由平等思想的过度解读让她罔顾礼法,甚至与别的男子传出私情。面对妻子过分的做法,刘师培非但没有试图扭转她的思想,反而一味地妥协,更加助长了何震极端女权主义的思想。
之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一顶“绿帽子”并没有破坏夫妻间的感情,反而将刘师培与章太炎这对好友搞得反目成仇。并且让原本的“革命夫妻”很快变成了一对背叛革命的人。为了取得清政府的信任,刘师培不惜以牺牲曾经的战友为代价,与妻子及其情人汪公权三人出卖了江浙革命党人起义计划,致使党人被捕。
正当刘师培与何震做着满清复兴的大梦时,革命已然成功,刘师培自然被捕,章太炎对这个做错事的后辈十分包容,此时他不计前嫌,以保留学术种子为名,呼吁刀下留人,饶了刘师培一命。当人们以为刘师培能够痛改前非,好好治学,不问世事的时候,他却因觉得无颜面对革命党人,索性放手一搏,走了极端。
留日期间的刘师培
二、落魄之时,陈独秀与蔡元培相救
1913年6月,出狱后的刘师培与南下寻夫的何震沿江北上山西,二人均任友人南桂馨的家庭教师。后由南氏介绍,刘师培投靠阎锡山,任高等顾问。又由阎锡山推荐给袁世凯,1915年8月,他与杨度等发起成立筹安会,作《君政复古论》《联邦驳议》,为袁世凯称帝鼓吹。洪宪帝制失败后,流落天津。
1917年初,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随即援引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就职不久,即向蔡元培推荐因拥袁称帝失败而避居天津的刘师培来北大任教。
实际上,蔡元培与陈独秀皆是刘师培的旧友。早在1903年,刘师培就在上海分别与两人相识,而且也是他在和蔡元培编辑《警钟日报》时,首先向蔡提及陈独秀,从而使蔡对陈留下深刻印象的。
民初北大文科系毕业照
后来的情节就如《觉醒年代》中展现的:刘师培在北大前后虽不足三年,但这让他终于走上了正途:他在此留下的精神遗产是很丰厚的;一方面他以国学大师之身为北大贡献了多方面的学术成就,尤其是以文学史教学与研究的实绩垂范于世,令后学至今受益;另一方面他为时代大潮裹挟,在新文化运动中充当了一个向来令人非议的角色,但其中的是是非非还远未穷尽。
总之,中国经学家刘师培,在政治舞台上落魄之时,是章太炎、蔡元培、陈独秀三位历史名人,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让他走出窘境,回到教学与学术研究上来的。
1919年11月20日,刘师培因肺结核病逝于北京,年仅35岁。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众多的学术研究成果,值得后人学习与称赞;但是他革命立场不坚定,甚至被他人左右的错误行径,必须得到人们批判。
刘师培影视形象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