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竹君:出身贫寒被卖青楼,连生4女被家暴,愤然离婚逆袭成富豪
董竹君,1900年出生在上海洋泾浜边上一间破旧矮小的平房中。
她父亲董同庆是黄包车夫,母亲李氏是“粗做”娘姨。尽管父母勤劳节俭,拼命干活,仍不得温饱。
董竹君的一对弟妹因营养不良、无钱治病而夭折。虽然董母不识字,董父识字不多,他们仍旧相信读书才有出路,于是在其6岁的时候,把她送到了附近刘举人办的私塾念书。
1909年,父亲患了重病,最后发展成伤寒,病情严重,母亲当卖了家里稍微值一点钱的东西,但其父病情并没有太大起色,最终董母只能靠借高利贷才治好了董父的病,但痊愈后的董父身体太过虚弱,几乎无法正常工作。
1913年,迫于生计,董母将13岁董竹君送到了堂子里。
董竹君到了堂子之后顶替杨兰春的名字,开始了她在堂子里的卖唱生涯。
董竹君模样长得标志,人称“小西施”。卖唱第一晚竟获得许多局票,水牌几乎每天都被写满。
一天,照顾其生活起居的孟阿姨,给其讲述了有关堂子的故事和青楼女子的悲惨命运。
孟阿姨还告诉她,妓院老板不会放过像她这样的红姑娘,即使抵押到期,他们也会利用黑社会的势力让其回不了家,许多姑娘都是被妓院榨干了,年老色衰,最后沦落街头;即使是从良,成了有钱人家的小妾,也会因为出身青楼,在家庭里没有地位。
同时孟阿姨劝董母,要尽快找一个好人,在接客以前把董竹君嫁出去。
这些话都深深地印在了董竹君的脑袋里,她要等待机会,跳出火坑。
之后的一天,堂子里来了一批人,董竹君通过观察发现,他们和之前的来得客人不一样。
这些人有学问、穿着朴素、谈吐高雅,他们谈论国家大事。董竹君在这里见到了高大的夏之时。
夏之时同情她的身世,鼓励她读书,两人互诉衷肠,暗生情愫。
突然有一天,夏之时对董竹君说:“我们一起去日本求学吧?我来帮你赎身”。
“我不要你赎,我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件商品,我自己会想办法出去”。
同时董竹君向夏之时提了三个要求:
第一不做小老婆;第二,到了日本后送我去读书;第三,回来后,就组建家庭。
夏之时,马上点头同意之后。董竹君假装生病灌醉守卫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带着金银珠宝逃出了青楼。
一九一四年,两人顺利结婚,董竹君以为从此能过上平静的生活,却很快发现自己只是从一个火坑跳到了另一个火坑。
来到日本后,夏之时,如约送董竹君入学,但见他学业有成,还深受同学欢迎,开始对其心生猜忌。
一九一五年,夏之时奉命回国,临走前,他给了董卓君一把枪,美其名曰让妻子防身。就在临走前丢下一句,如果你做了对不起我的事就自杀吧。并且随后他还把自己的四弟送去日本监视董竹君。董竹君虽然十分愤怒,看在孩子的份上,最终忍了下来。
独自在日本的三年,董竹君一边带孩子一边读书。成功从女子高等师范学院毕业。
但就在她想继续深造时,却收到了夏之时,让其回国的电报。
此时的夏之时,已经是四川督军。回国后,董竹君顺理成章成了都督夫人。
但鲤鱼跃龙门的夏家,开始对董竹君心生不满,夏老太太,因为她青楼出身,又连生了四个女儿,对其冷漠万分。
夏之时,也开始对妻子态度恶劣。一切在夏之时的仕途开始走下坡路后,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一九一九年,因为派系之争,夏之时被迫离职。他开始吸食鸦片,并把所有怨气全部发泄,不仅对董竹君拳打脚踢,在董卓君重病时,还夜不归宿,跑去打牌,更是对几个女儿冷漠之极。女儿生病不管,女儿摔伤不管,女儿读书也不管,反而责怪董竹君照顾孩子太多了,而忽略了家务。
之后有一天,夏之时无意中撞见大女儿过去和房东新家庭老师在交谈,竟然不问缘由,直接把剪刀和绳子丢给女儿,让其赶快自己了断。再后来,夏之时又翻到了女儿钢琴老师寄给董竹君的信,明明是正常的书信往来。
夏之时却认为董对不起自己。对其拳打脚踢后,抄起菜刀就要砍,还是侄子极力阻止,才避免了一场惨剧。
董卓君对丈夫的冷漠和家暴忍无可忍。
于是,一九二九年,三十五岁的董竹君咬牙带走四个女儿,开始了艰难的创业。
五个人来到了上海,董竹君便卖了所有值钱的衣服,首饰。开始当保姆赚钱。大女儿国琼也十分懂事的,靠做钢琴家教贴补家用。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董竹君先是开了一间小型砂管厂,并且只招收女子。
本来生意十分不错,就在两年后,因为战乱,工厂被烧得一干二净。
再次穷困的董竹君,经过短暂的悲痛后,又开始四处奔波赚钱。一位好心的商人,得知她的事迹后,资助了她2000大洋。感动万分的董竹君得以克服重重困难,东山再起。
一九三九年,董珠君带自四个女儿走进夏家,在众人的见证下,和夏之时离了婚。
离婚后的第二年,董竹君创办了锦江大饭店。
那天,杜月笙和黄金荣都来捧场,全场座无虚席。由于人太多,只能把桌子摆在过道,饭店的生意越来越大,各界人士都来此坐,就连卓别林访问中国时,也要光临此饭店。
董卓君,没有忘记自己是穷人的孩子。多年来,她致力于慈善事业,还在1949年上海解放后,把16年赚的十多万美元全部捐赠给了国家。
同时,虽然忙于事业,她也没有忽略对其的女儿的教育。在她的教导下,大女儿成了中央音乐学院一级教授,是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二女儿在美国从事演艺行业,三女儿创办了八一电影制片厂。小女儿则拿到了博士学位。
董竹君的故事告诉我们,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唯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也唯有自己才能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