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下落之谜(和氏璧传国玉玺的下落)
“传国玉玺”是历代帝王都梦寐以求的宝物,而且,它是由著名的宝物“和氏璧”雕琢而成的。看它的“转手”情况,确实有可疑的地方,有没有进谁的陵墓,还真说不定。
先理一理传国玉玺的大致情况。
和氏璧大家都知道,是春秋时期楚国人卞和发现的宝玉,后来秦国想要抢过来,蔺相如据理力争,发生了著名的“完璧归赵”。
一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他得到了和氏璧。秦始皇命令李斯转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8个字,让咸阳玉工孙寿把和氏璧雕琢成了玉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的第一次失踪,据说是秦始皇自己干的。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路过洞庭湖,看风浪骤起,龙舟有翻覆的危险,于是拿出传国玉玺投入湖中,镇住了风浪。
八年之后,有人找到传国玉玺,又献了上来。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献出了传国玉玺,此后传国玉玺归汉。
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他去找当时的元帝王皇后索要,王皇后一时气愤,把玉玺摔在大殿,摔掉了一个角,后来用黄金镶补好了。
公元23年,王莽被杀,传国玉玺又被献给了绿林军将领李松,李松随即献给了更始帝刘玄。刘玄被赤眉军抓住杀害后,玉玺又落入了赤眉军拥立的刘盆子手里。
刘盆子兵败之后,玉玺又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手里。
东汉末年,孙坚率兵进入洛阳,从宫殿里意外寻获传国玉玺,但又被袁绍抢走。袁绍兵败之后,传国玉玺回到了汉献帝手里。
曹魏代汉,玉玺到了曹丕手里;西晋东晋战乱时期,玉玺几经辗转,到了晋穆帝司马家手里。
公元420年,刘裕得到传国玉玺,自立为帝,国号宋,史称刘宋,此后,传国玉玺又经历了宋、齐、梁、陈的更迭。
公元589年,杨坚统一全国,建立隋朝,得到了传国玉玺。
公元630年,隋炀帝皇后萧氏带着元德太子从突厥返回中原,传国玉玺归于唐朝。
唐朝末年,后唐废帝被契丹打败,登楼自焚,传国玉玺也一起焚烧,自此下落不明。
直到北宋哲宗时期,一个农夫在耕田时偶然发现了传国玉玺,献给了宋朝,经十三位大学士认定,这就是传国玉玺(但是当时也有人怀疑它的真伪)。
之后金兵破汴梁,徽钦二帝被掠走,传国玉玺也被带走了,这之后就没了消息。
1294年忽必烈去世之后,有人在大都的集市里看到了传国玉玺,让人买了回来,玉玺又到了大元手里。
(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曾经让部队深入漠北,想要找回传国玉玺,但是没有成功。
明清两代虽然时常有传国玉玺的说法,但都不是真的。传国玉玺彻底失踪了,没人知道它去了哪里。
所以从上面的线索看,玉玺经历了太多的转手,任何一次转手都有可能出问题。尤其是战乱时期的更迭,确实不好说。
个人觉得,从唐末,后唐废帝带着传国玉玺一起自焚,玉玺的踪迹就是个谜团了。虽然北宋说是从农夫手里拿到了玉玺,但是真实性在当时就受到了质疑,后面的就不用说了。
所以,如果真的传国玉玺躺在谁的陵墓里,唐宋之交的乱世,从后唐废帝到当时的将领贵族,都有可能。
不知道大家觉得呢?会不会躺在谁的陵墓当中?
你说的传国玉玺是指秦始皇用和氏璧让李斯篆刻的受命于天,祭受用昌。历史上这块传国玉玺在后唐李从珂灭国时自焚而毁。自后虽然也有人声称自己拥有传国玉玺但史家都不认可,到后世基本都是一个皇帝都有一个自己的专属印章也就无传国玉玺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