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经常起皮开裂,是缺乏维生素吗?原因不止一种,对照检查
文 | 医师话健康
编辑 |医师话健康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这样一个体验:
冬天一到,脚后跟就开始“脱皮换壳”,有时候还开裂,疼得你走路都带着“自带BGM”的龇牙裂嘴?
然后你妈(或者网上某些玄学大师)就会一本正经地告诉你:“缺维生素了!多吃点水果!”
但你信了吧,天天啃苹果、吃胡萝卜,结果脚跟裂得更欢实了,甚至还能塞进一张公交卡!
那么问题来了——脚后跟开裂,真的是缺维生素吗?
各位老铁,今天我就来给你们掰扯掰扯,这背后的真正元凶,保证让你笑着长知识,哭着拿起润肤霜!
1. 维生素:被冤枉的“替罪羊”
很多人一看到皮肤出问题,第一反应就是“缺维生素”——好像维生素是万能胶,啥问题都能靠它黏好。
但我要告诉你一个扎心的事实:脚后跟开裂,99%跟维生素没啥大关系!
当然,确实有些维生素缺乏可能会让皮肤变干,比如维生素A、B族、E,但如果你只是脚后跟开裂,而不是全身皮肤都干得像沙漠,那基本可以排除是维生素缺乏的锅。
所以,别再盲目啃胡萝卜、狂喝橙汁了,你更需要的其实是润肤霜!
2. 罪魁祸首一号:皮肤太干,干到裂开!
脚后跟的皮肤,本来就比别的地方厚,角质层堆得跟护城河一样。正常情况下,它们会乖乖待在原地,但一旦太干,角质层就会变硬、失去弹性,最后裂开给你看!
想象一下,一块干裂的泥地,突然有人踩了一脚——啪,一条缝就裂开了。你的脚后跟,就是那块悲催的泥地。
典型特征:
皮肤特别干燥,摸起来像砂纸脚后跟有白色死皮,甚至一抓能掉一层冬天特别严重,甚至裂出血口子
解决方案:
润肤霜安排上! 别光抹脸,脚也要宠爱,每天洗完澡后厚敷一层润肤霜,最好含尿素或乳酸成分的,能软化角质。穿袜子睡觉。 涂完润肤霜,套上棉袜,锁住水分,第二天早上脚嫩得像新生儿。别过度搓脚。 你天天拿磨脚石狂搓,结果只会让角质层更疯狂增长,形成“死皮护盾”,越搓越厚,最后裂得更惨!
3. 罪魁祸首二号:站太久,脚受罪!
你以为脚只是个工具?不,它是你的长期劳工!
每天承受你整个身体的重量,尤其是久站、久走的人,比如老师、厨师、超市收银员……脚后跟简直是高强度“搬砖工”,结果就是——压力太大,皮肤受不了,裂了!
典型特征:
长时间站立后,脚后跟特别干甚至脱皮皮肤表面有“龟裂”状的裂纹有时候还会有轻微疼痛
解决方案:
别总站着! 工作间隙动一动,换个姿势,给脚放个假。穿缓冲好的鞋子。 别老穿硬底鞋,给脚垫个软鞋垫,减少压力。泡脚+按摩。 每天泡个15分钟温水,然后轻轻按摩,促进血液循环,脚后跟会感激你。
4. 罪魁祸首三号:真菌感染,脚气作妖!
如果你的脚后跟不仅干裂,还伴随脱皮、痒、甚至有点臭,那朋友,你可能不仅仅是皮肤干燥,而是被真菌感染(脚气)盯上了!
脚气可不只是长在脚趾缝的“脚臭大王”,它也能悄咪咪地跑到脚后跟,导致角质层增厚、开裂,甚至出现出血情况。
典型特征:
皮肤干裂伴随瘙痒或疼痛可能有轻微异味(不是不爱洗脚的问题)脱皮严重,甚至一片片掉
解决方案:
抗真菌药膏走起! 去药店买含特比萘芬、克霉唑成分的药膏,坚持涂2-4周,别偷懒。鞋袜要透气! 别老穿不透气的鞋,闷热潮湿的环境最适合真菌开party。袜子+毛巾分开洗! 别用洗脸毛巾擦脚,容易把真菌带到别的地方。
5. 罪魁祸首四号:某些皮肤病在搞事!
有些皮肤病,比如银屑病、湿疹、角化病,也可能让脚后跟裂开。
如果你发现脚后跟不仅开裂,还有大片红斑、剧痒、甚至脱屑,而且怎么护理都不好,那别自己瞎折腾了,赶紧去皮肤科看看!
6. 复盘一下,你中了几枪?
脚干成砂纸,摸起来能磨指甲? ——快抹润肤霜!
站久了脚就裂,走几步就疼? ——鞋子换软的,站久了歇歇!
脚跟又裂又痒,还掉皮? ——可能是脚气,赶紧上药!
涂啥都不管用,还长红斑? ——去医院,别拖!
7. 最后的忠告:对脚好一点,它比你想象的更辛苦!
朋友们,脚是你一辈子的“底盘”,它每天默默地撑着你,走南闯北、上班加班、逛街嗨皮……结果你呢?
只知道给脸涂精华,给手搽护手霜,唯独忽略了这个每天承重的“老伙计”。
所以,从今天起,对你的脚好一点!
脚后跟裂了,不是缺维生素,而是缺关爱!润肤霜、好鞋子、勤泡脚,全都安排上!
最后,祝大家都能拥有水嫩嫩、软乎乎、不裂不疼的美丽脚后跟!
参考文献: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皮肤健康手册》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真菌感染的诊疗指南》
《中华皮肤科杂志》2023年第12期:冬季足部皮肤护理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