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认识水滴轮

水滴轮
水滴轮属于鼓轮的一种,水滴轮主要是用于路亚钓。相比纺车轮,水滴轮抛投精确度更高,体积小,出线容易控制。缺点就是抛投不易掌握,容易炸线,一般专业级的钓手在路亚钓中使用水滴轮的比较多。
水滴轮主要由主体、线杯、摇臂、刹车、星型扳手、轮脚等组成;相比纺车轮,水滴轮在收放线时时线杯在转动。在左右手选择上,需根据使用单独选择,不能自由互换。

产品分类
水滴轮按照刹车方式主要分为 磁力刹车轮和离心刹车轮 两种。
磁力刹车轮主要依靠调节磁力豆的吸力大小控制线杯松紧,一般会有15-30级磁力档可调。

离心刹车轮主要依靠内部刹车豆控制刹车力,刹车豆全部推出刹车力最大。

水滴轮目前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所以整个市场环境中产品的质量更要靠品牌和平台监管。
从目前市面展示的通用参数描述,基本上有如下几个卖点参考:
1.速比

齿轮转动速度比的公式:i=Z2/Z1,
式中:i=传动比
Z1=驱动轮齿数
Z2=从动论齿数
简单直观来说,水滴轮的速比是指手摇一圈摇臂,线杯转几圈,比如6.3:1,表示摇臂转一圈,线杯转6.3圈。渔轮的速比越高,收线速度越快,这也表明使用高速比的轮组时,拟饵在水中移动的速度更高。水滴轮一般6.3:1以下算低速比,7.0:1以上算高速比
1.1高速比适应情况
高速比更适合在大水面进行快速搜索目标鱼时运用,具有假饵回收速度快、搜索效率高、回鱼速度快等特点,在障碍物较多的水域,高速比渔轮更合适,可以减少钩挂障碍物、脱钩跑鱼情况。高速比的缺点是耐冲击力度差,使用过程比较费力。高速比的轮子适合 操控一些 软虫一类的假饵 能让你更快更容易的操控饵,并且起鱼收线比较快,特别是在一些路亚比赛中因为节奏比较快 有时间限制需要快速起鱼,高速比的轮子更具优势。
1.2低速比适应情况
低速比渔轮在路亚大水面实战中,更适合通过钓手操作,让假饵展现出更“骚”的泳姿。速比较低的轮组更适用于在指定水层,通过不同操作手法,使鱼饵展现出多样的泳姿。低速比的轮子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硬饵的速度。而且低速比轮组收线速度较慢,更适合在精细化的水底慢速搜索时使用,拟饵的动作展现的也更加自然。低速比更适合操控硬饵和精细化操作。
2.轴承数


水滴轮一般使用单向轴承(RB),在舆论上一般会印有“4+1RB“这样的字样,用来描述轴承数量,相同品牌相同系列的产品,一般轴承数越多产品越好越贵;但是不同品牌之间不好比,轴承的质量因素大于轴承数量;进口产品的3轴比一般产品的7轴或者10轴可能更加顺滑。轴承的多少好坏,体现在渔轮是否顺滑,耐用。目前国内产品对轴承的描述有很多虚假宣传的,轴承数写的很高,实际很低,所以不必迷信轴承数,选择有检测报告、大品牌、高可靠性的平台购买会少走弯路。
3.磁力刹车
磁力刹车主要是通过磁铁豆的磁力大小来控制线杯松紧,通过微调旋钮和磁力刹车调节线杯转动松紧,调到合理的松紧后,可以有效减少炸线问题;微调旋钮是大调,磁力刹车按钮是微调。


4.卸力(刹车力)
刹车力主要是指上鱼之后在鱼拉动的过程中,鱼轮可以提供或者承受的拉力;也叫卸力,通过星型扳手调整,遇到大鱼,加大卸力,控鱼的时候人会比较轻松,鱼跟轮在较劲,用尽力量拉出去一点线,人可以在鱼松懈的瞬间快速转动手柄把线往回收,通过放-收循环的动作把鱼拉到岸边。在销售时一般会标准出最大刹车力值,越大越好,当然需要在不影响渔轮顺滑的情况下。

5.线杯
用来装线的装置,水滴轮线杯和纺车轮线杯不一样,水滴轮在抛线和收线时主要靠转动线杯来实现,纺车轮线杯是固定不动的;所以水滴轮线杯可设计为可换线杯设计。根据作钓场景和目标鱼种的不同更换相应线杯。
水滴轮线杯有以下几种:
微物浅线杯——主要为倾向抛轻饵的精细作钓要求而研发设计,实现让小饵飞浅线杯的设计也让会大大降低鱼线与线杯边缘摩擦。摩擦变小阻力也随之变小,能够有效保证鱼线出线时的顺畅度,实现更远距离的抛投。

泛用型线杯——时候常用场景使用,一般泛用型水滴轮原装搭配的都是泛用线杯,线容量和线杯重量平衡性适中,满足常规场景使用。

深线杯——超远投。主要是为雷强和海钓环境而研发,满足高强度和大容线量场景,实现超远距离的抛投。

6.出线口
水滴轮线杯的线需要通过前方的出线口进出,稍微好点的水滴轮基本都采用了陶瓷材质的导环,能够减少线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7.摇臂
水滴轮摇臂跟纺车轮不一样,是一根臂+两个把手,主打人体工学卖点,使用上更舒适省力。

8.黄铜主轴
相比其他材料,黄铜主轴更加坚固耐用。

水滴轮操作较纺车轮复杂,优势在抛投精准,重饵配合水滴轮更适合远投;但使用难度相对纺车轮大,需要多加练习,掌握抛投技巧及不同假饵和不同环境中的细节调整。跟纺车轮一样,需要选择使用顺滑的产品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