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杭州「第三中心」
1.
在2016年修订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里,杭州有两个市级中心。
一个是延安路及近湖区域,包括湖滨、龙翔桥和武林广场等地,代表杭州的西湖时代。另一个是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它代表了杭州的钱塘江时代。
2月底,杭州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了一篇标题为《规划引领向未来》的文章,随后被多家官方媒体转发,并且被杭州市政府官网转载。
想必这将是杭州最新的城市战略规划:
▲刊登在杭州政府官网的文章丨图源杭州市政府官网
文章里最新的“杭州市国土空间结构规划图”最为引人注目,如下图:
图中提到4个空间结构:主城、副城、县城和重镇
主城市区范围内出现三个重点:武林和湖滨地区、钱江新城(奥体博览城、钱江世纪城)、云城和未来科技城(南湖科学中心)
云城和未来科技城(南湖科学中心)和两大中心站在了一起。
看来,杭州马上将迎来『第三中心』。
云城、未来科技城、南湖科学中心将在新一轮的城市规划里上演重头戏。
2.
去年分区之后,未来科技城成为了余杭区的核心阵地,余杭区政府也搬到了未来科技城。
尽管分出了很大一部分辖区面积,但余杭区仍然守住了杭州GDP第一区的位置:
新余杭区从杭州GDP第一区起步,往后的征程必然是星辰大海。
首先做的是代表杭州去和其他几个大城市的王牌区PK。
杭州和很多城市不同,各区的发展水平相对其他城市来讲没有那么的不均衡。
分区之后,杭州现在有4个GDP过2000亿的区,还有拱墅区和西湖区马上也会挤进2000亿俱乐部。
不过,杭州需要一个强区来赢得城市之间的竞争,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其他和杭州经济总量相当的强二线城市都有经济强区,杭州也需要这样一个典型,这样一个『形象代言区』。
前些天,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1》,对全国72个创新型城市进行了综合评价,杭州创新能力指数78.82,居全国第二。
创新活力之城,这是杭州目前取得的成绩,这个成绩来自高新产业取得的突破发展,未来也仍然需要在高新产业继续高歌猛进,开辟出更多的经济增长点,来引领杭州前进。
2月23日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两次提及以未来科技城为核心的“城西科创大走廊”:
举全市之力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优化调整体制机制,
打造“面向世界、引领未来、服务全国、带动全省”的高水平现代化引领区,努力成为比肩“硅谷”的科创高地。
加快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提升城西科创大走廊创新策源能级。
未来科技城,是杭州新时代的急先锋,高歌猛进,也任重道远。
政府要做的就是给予无限政策支持,做店小二,做后勤部长,做坚强后盾,种下梧桐筑好巢,让越来越多的优质人才和优质企业进来未来科技城,让进来的企业始终保持冲锋前进的姿态。
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洁说的:
城西科创大走廊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未来科技城处于大走廊的最核心区域,应当责无旁贷地扛起高质量发展的大旗。
在一系列硬件设施落地后,『第三中心』的战略规划与其说是一顶帽子,不如说是一个更坚定的态度:往后的路,咱俩一起闯!全力以赴!得了天下你坐半壁江山。
也是一声嘹亮绵长的号角:大干一场!
3.
未来科技城早已火力全开,高速前进。
近三年,阿里巴巴旗下业务全面布局未来科技城,达摩院、阿里全球总部、菜鸟、钉钉都在建产业园;
字节跳动、VIVO、OPPO等巨星企业也都纷纷进驻未来科技城;
中小型高新创新企业在未来科技城随处可见的产业园里,星罗棋布;
以及一连串国家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之江实验室、西湖实验室、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等等科研重器。
所以这里不仅是云城和未来科技城的高新产业集群,还有佼佼南湖科学中心。
这些名词背后,不知道是多少人多少个日夜多少汗水的拼搏与坚定的布局。
说起来,未来科技城是以滨江高新区为模板规划打造的。
1996年成立的滨江高新区,到现在已经有63家上市公司。
一个区的上市公司数量,比浙江8个城市一个市的上市公司数量还多。基本上每年都会增加2~5家上市公司,2021年一年增加了10家。
滨江的成功,给杭州给未来科技城找到了道路和方向,积累了很多经验,实践出很多先进理念,滨江是未来科技城的前辈,带头大哥。
乘天时地利人和,未来科技城得以站在滨江区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起步。
比如,从发展轨迹来看,滨江区很多企业都是在滨江一点点壮大的,可以说都是自己的地里长出来的。
而未来科技城这才刚起步,就一大堆在其他城市已经成名的大企业赶过来争着抢着建产业园,包括这么多科研设施,这都是滨江高新区所没有的。
这就相当于已经备受市场欢迎的粮食蔬菜水果,自己从别的城市『嫁接』来到未来科技城。
这个成长性,真像是武侠小说里打通了任督二脉的男主角。
少侠接过老大哥这面先锋令旗,往后的路就是华山论剑笑傲江湖。
4.
实际上,作为杭州GDP第一区,余杭和未来科技城在成为第三中心的路上,已经做了充分准备。
拆解下来,中心这个名词指的是商业、娱乐、购物、文化、交流、公共设施、行政机关等比较集中的区域。通常由一个城市里最繁华的地段和街区组成,身负城市商业中心和城市社交活动中心的职能。
公共设施这块,2019年9月份才开始建设的,站场达到11台20线的交通枢纽级规模的杭州西站,仅仅两年半,已经快要竣工通车。这个速度,也许在建筑史上也将留下一笔浓墨。
商业娱乐购物这块,绿汀路沿线,3公里范围内已经齐聚华润万象城、宝龙广场、龙湖天街三座大体量优质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近30万方。
在中心的定义里,商业娱乐购物戏份最多,因此现代化购物中心可以说是成为中心的核心要素。
这一点,未来科技城已经确立三足鼎立之格局,蓄势待发。
行政机关这块,余杭区政府已经在未来科技城办公,既然政府已经准备要在未来科技城大干一场,那后续其他行政机构必定都会放在这里,这个最好办。
最后是文化和城市社交活动。
3月14日,杭州未来科技城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杭州未来科技文化中心其中的国际体育中心概念性建筑方案国际竞赛评审结果,由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提交的设计方案被确定为中选方案。
政府主打的重头戏,一出手就能看出GDP第一区的实力。
扎哈哈迪德被称为建筑界的“解构主义大师”,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被业内外视为顶级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了广州歌剧院、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尔东大门设计公园广场等世界级项目。
上图是广州歌剧院,下图是首尔东大门设计公园广场
确定了斥巨资拿到的设计方案,开工建设就指日可待了。
规划中的未来科技文化中心靠近绿汀路地铁站和建设中的创明路地铁站,规划范围北至文二西路、东至闲林港、西至林场港、南至和睦水乡。
国际体育中心处于项目的西北角,用地面积接近400亩,选址位于林场港以东、文二西路以南,水乡北路以北,创景路以西。
国际体育中心设计60000 座满足FIFA(国际足联)标准的专业足球场、19000 座满足国际赛事标准的专业体育馆、800 座区级游泳馆和相关商业配套。
这都快赶上奥体核心区的大小莲花加大墨镜组合了。
规划定位是对标国际一流先进水平,满足杭州承办更多国际一流赛事的需要,打造成为满足“国际赛事+全民运动+商业休闲”功能需求的一站式“国际体育中心”。
体育中心只是未来科技城文化中心的一部分,后续还有国际演艺中心、综合文化中心、会展中心等多个精彩模块。
整个项目落成后,这个配套集群也将跟武林中心和钱江两岸中心呈三足鼎立之势。
可见未来科技城早就是按照市中心级别的标准来打造各项配套。
『中心之名』是一个符号,『中心之实』靠自己奋斗争取,这点上,未来科技城步伐坚定,脚印深厚。
看来中心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不得不感慨,好一幅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好一曲激昂澎湃的未来之声。
未来科技城文化中心规划示意图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