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全颠覆,魅惑超预期?电影《封神》角色大盘点
前有《八角笼中》真诚催泪掀起观影热潮,接续发力的《长安三万里》肆意挥洒二次元诗意。
接着便是《封神第一部》上映,直接甩出王炸,彻底点燃了今年的电影暑期档。
《消失的她》将消失几年的观众再次引了出来,而电影《封神》则让我们再次在大银幕上重温曾经的经典故事。
不过建议你在走进影院之前,首先清空曾经的记忆,以空杯心态迎接乌尔善导演在美学层面的颠覆和创新。
刷完《封神》好几天,我的脑海中仍然浮现着出现在片中的一个个角色。从纣王妲己、质子军团到三界群像,在贴近原著的同时,处处透出创作团队的深入思考与细致用心,让所有角色饱满、真实,同时充满人性和现代感。
马上来悉数盘点一番。
01. 纣王&妲己,血肉饱满挑动感官
《封神》故事中,最为核心的角色莫过于纣王殷寿与狐妖妲己。
乌尔善这次专程赴美请到费翔出山,三十年前初代顶流歌手,二十年百老汇音乐剧的深厚积淀,费翔以非常沉稳凝练的气质撑起了殷寿的角色。
大部分观众对纣王的认知,应该都来自于1990年的电视剧《封神榜》。里面由达奇饰演的商纣王留着一条小胡子,顶着大肚腩,躺着被妲己喂肉喂葡萄。一副完全沉醉于酒池肉林的昏君形象。
这自然是最符合简单历史讲述的造型,不过非常标签化,而且也有些单薄。
费翔彻底颠覆了之前的形象记忆,为殷寿注入了智慧、勇武、阳刚及力量感。
开场15分钟的战争场面,他带领着军队攻城略池,在冰雪世界中指挥众将士冲锋陷阵,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极其勇猛干练。
接着面对四伯侯的谋反,殷寿充分利用了几位质子的犹豫和野心,让他们在弑父难题面前各自选择,将矛盾转移给父子,自己却全身而退。
而包括龟甲破裂预示天谴,修筑祭天台立誓自焚,以及面对姜子牙、申公豹等人各藏私心的呈奉,殷寿都保持着持重冷静。这才是天下之王的风范,远比之前懒散昏庸的胖子更加贴近历史真实。
自然还有他跟妲己的互动,从池水共浴的缠绵,到击鼓起舞的慷慨,都让这个殷寿形象更为血肉饱满,而他与妲己的互动关系,也就更加复杂交错,而不是最初版本的简单魅惑与服从。
接着便说到妲己。
本次为妲己确定的演员是俄罗斯美女娜然Naran,也是一位新人。乌尔善以此为妲己制造出了距离感,实现神秘感的目的也自然实现。
娜然对妲己的诠释同样颠覆了当初傅艺伟的生动美艳。娜然几乎全然去除了妲己角色中“人”的部分,被惊扰和追赶时的体态,都像在表演柔术,跟一只猫和一只狐狸很类似。
而当年傅艺伟的妲己充满着妖娆魅惑,以此对应纣王好逸恶劳的昏庸风格。
面对费翔这样一位阳刚饱满的殷寿,娜然的妲己增添了阴柔与娇弱,如同殷寿身边的宠物,而她的依附和顺从,也更像是深爱殷寿,全力支持他“成为天下王”的目标,而不是以往版本中靠魅力牢牢把握纣王的女妖精。
有意思的是,费翔与娜然从眼睛、面容到口音,其实都有几分异域风情,乌尔善并没有修正这些细节,而是让异域特色贯穿全片。
而观众却被顺利代入其中,因为这不仅是虚构的神话传说,也是相隔久远的朝代故事,一些疏离感,反而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趣味和想象空间。
02. 质子军团,鲜活青春生机盎然
本次《封神》在角色方面的最大创新,便是由姬发(于适饰演)引领的质子军团。
所谓“质子”,是各处诸侯为了表达对商王的忠心,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到朝歌,成为“人质”,一旦谋反,质子先代替父亲以死谢罪。
这群孩子被父母舍弃,先送到离家千里之外,一边接受着殷寿的PUA洗脑,一边独自隐忍成长。这让质子角色本身充满着悲情色彩。
而饰演质子们的年轻新演员,都是从15000名报名者中海选出来,经历了六个月甚至更长的集中训练。引领全系列的于适,更是先后接受了马术、武术、体能、表演、语言等各个方面的训练。算是精心挑选和筹备,最后才投入拍摄。
他们也承担着电影中较多的戏份,可以说直接决定了电影表演的成败。
《封神》第一部主要围绕着“弑父”“天谴”“叛乱”等几个关键词展开,同时承担着介绍人仙魔三界各角色出场的任务。
一开始的攻城战斗中,先是跟随着殷寿驰骋沙场,从白雪皑皑瞬间穿越至烈焰滔天。而幻化成妖的妲己,也是首先被几位质子碰见。
接着的几场戏,面对父亲谋反,殷寿在朝堂上挑拨父子相残,成为几位新演员展现演技的高光舞台。
面对弑父获得权位的诱惑,面对眼前这位难辨真情实感的“陌生”父亲,如何行动?成为质子们的生死抉择。
有人痛下杀手,马上获得殷寿口中的伯侯;
有人痛哭流涕,拔剑自刎逃避选择;
有人犹豫崩溃,无法直面沉重的压力;
也有父亲扑向剑尖,以英勇献身最后保护儿子一次。
质子军团的带头人物,也是全系列的重要角色姬发选择了向殷寿求情,找理由推迟了父子二选一的抉择。
当然,这之后,他将凭借智慧有效解决难题,同时完成自己的蜕变。
与费翔、李雪健、黄渤等老前辈们对戏,质子们的表演略显生涩,却又透出一股生猛和鲜活,几场赤膊上阵的镜头,更是引发身边女生们的窃笑。
于适较好地完成了戏份,相比于当年张晓林的温雅清秀,于适这版显得更为粗粝和刚烈一些。其他几位戏份不多,不过在冲突聚焦时,都还是基本撑住了戏份。
接下来,就要看于适能不能撑起二三部的主要故事了。
03. 三界群像,神妙绮丽挥洒幻想
除了以上核心人物,《封神》的最大看点,莫过于人仙魔三界的角色群像了。
先是手握关键线索的姜子牙。
看到黄渤出现的时候,我就知道一定有人会把他拿来同蓝天野老先生的扮相进行对比。
蓝天野老师的扮相仙风道骨、眼神矍铄,看上去就是自由徜徉于仙界和人间,既能体悟仙道,又能深谙人情世故的绝顶睿智之人。
这自然是一种高妙又贴切的姜子牙形象,当年小时候的我也很喜欢。
但是很好很贴切,不代表就是唯一。
就像孙悟空的造型,有电视剧那样的活泼生动,有日漫里面的热血昂扬,也有《大话西游》里面的跳脱无厘头。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没有什么高下之分。
黄渤的这一版,更有人味,既能够肃穆装酷,也可以诙谐幽默,诠释起来更显生动鲜活。
毕竟费翔带着一大帮质子都是满脸紧绷的撑场面,妲己也是无比妖娆冷艳,丝毫看不出人的样子。
如果姜子牙也绷着脸,一副正襟危坐的样子,整部电影,就完全看不到一丝笑容了,多么的死气沉沉啊?
目前《封神》第一部剧情紧凑,快速推进,冲突也不断变换,唯一能够提供些许缓解的,也就是妲己的妖媚和姜子牙的幽默。
黄渤的姜子牙,为封神第一部提供了些许暖色与烟火气。
另外有演姜皇后的袁泉,演元始天尊的陈坤,戏份不多,属于出来打酱油的角色,毕竟都是经验丰富的专业演员,自然入戏、沉稳把控,也都有效完成了剧情的推进。
还有李雪健老师诠释的姬昌,也为角色注入了自己的独特理解。
先是在野外救回婴儿雷震子,随后在朝堂上坚持不面对殷寿,继而被打入大牢,吞下儿子伯邑考的肉,最后戴罪放逐城外,失魂落魄、颠沛流离。
可以说每一场戏,李雪健老师都非常认真投入,尽管因为声音失真可能出戏,但是李雪健又凭借演技将场面拉回戏中。
另外夏雨的申公豹,雷震子,都在被特效的包裹下,体现出了自身演技,诠释出了更多的角色张力,也为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角色群像的饱满真实,各具特点,让《封神》首先拥有了丰沛的个性和剧情线索。
如此叠加上几个充满现代感的主题关键词,则让系列第一部不仅清晰交代背景,也自成一个完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