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亢生 || 从更夫到津门巨富——武清民国督军陈光远的发迹之路

燕亢生 || 从更夫到津门巨富——武清民国督军陈光远的发迹之路

武清地处京畿的核心区域,早在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就有远古先民在此放牧耕田,繁衍生息。战国时期,广袤千里的雍奴薮,属燕国管辖,“鱼、盐、枣、栗之饶”多见载于史籍。燕人在今豆张庄镇青坨村西筑长城,绵延百里,至今仍踏寻有迹。千百年来,此地可以言说的人与事甚多,近代人物陈光远即是其中之一。

陈光远(1873—1939),字秀峰,清末任北洋军统领等,民国成立后,追随袁世凯、冯国璋,为北洋军阀直系骨干。曾任热河巡防营统领兼赤峰镇守使、军永模范团团副、陆军第十二师师长、京津警备副司令、绥远都统、江西督军等职,为冯围璋直系“长江三督”之一,后弃军职到天津经商,成为津门巨富。他的一生充满传奇与戏剧色彩,留下许多逸闻和趣事。

一、苦难发迹:从更夫到将军

同治十二年(1873)10月8日,陈光远呱呱坠地于京东武清县东北一个叫崔黄口村的狭小院落。陈家人口较多,主要是务农,在兄弟辈中,陈光远行八。早年家贫,他曾经到粮店做学徒。后来,为了生计,被迫在村子里做起守村巡夜的更夫。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数九寒天,都需在夜幕里穿街过巷,防盗御匪,既十分辛苦,又不被人看得起。当时山河破碎,社会动荡,只有最贫困无路的人才会成为这个角色。相传,他的元配夫人赵氏新婚后知道丈夫竟然是个更夫,觉得非常羞辱而前程无望,就偷喝卤水自杀。虽然及时被人救起,却导致她一生不能生育。所以,陈光远的子女都是由其妾蒋氏与韩氏所生。

为了改变命运,陈光远还被介绍去北京一家玉器铺学手艺。但天性好动的他,根本沉不下心去。没几日,就与师傅闹翻,瞒着家人跑出去投军。因为肚中有几点墨水,被人撺掇报考天津武备学堂,顺利成为第二期军事学员。那时武备学堂每月发给学生几两银子的零用,陈光远总是把这项零用钱存下,不肯花用,等待父亲来时带回家中度日。后来毕业之时,正好刚碰上袁世凯新建陆军缺人,就被分配到袁世凯的练兵小站担任新军督操,后来因体格魁梧,嗓音洪亮,善于恭维逢迎,颇得袁世凯赏识。开始一步步地高升,曾为南洋自强军营务帮办、北洋常备军军政司总务处总办、第四镇第七协协统,仅三十岁出头,已经坐到了第二镇第四协统领官的位置 。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陈光远随河间冯国璋率部与革命军在湖北黄陂作战,勇猛无畏,一度攻下汉口、汉阳等多个地区,获得了清朝的一品顶戴,并记名提督。等到辛亥革命后,他因为在湖北广水处决部属激起兵变,被段祺瑞革职。袁世凯在当中调解,将他调任热河巡防营统领及赤峰镇守使。

在袁世凯的扶持下,陈光远缓慢回升,五年后又迁任陆军第十二师师长、京津警备副司令,并被北京政府授予陆军上将军衔。1917年,他又和弟弟陈光逵前往江西,接替李纯为江西督军。李纯(1874—1920),也是直隶天津人,因追随袁世凯而发迹,后依附冯国璋反对段祺瑞。1918年9月,天津徐世昌被国会选举为中华民国第五任大总统。陈光远亲自前往北京觐见,与这位表示祝贺与忠心,形成非常好的关系,这才使其江西督军的位置更加稳固,从而与江苏督军李纯、湖北督军王占元成为显赫一时的“长江三督”。1918年10月,段祺瑞从国务总理位置被逼下野,“长江三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21年,社会动荡加剧,江西省内各阶层反对陈光远的统治,陈光远只得通电下野。自此即告别军界,隐居天津。

二、敛财之路:从寒卒到巨富

陈光远从一介小卒到江西督军,并没有多少士兵谩骂他克扣军饷。当然这不是说他不捞钱不贪军饷,而是像他这种从下层爬上来的老军痞,更擅长精打细算,做得更狡猾隐蔽。

因为自幼穷怕了,所以陈光远做军阀之后,并不把精力花在打仗抢地盘上,而是挖空心思敛财。做江西督军时,虽然任江西督军,而部队的军饷还是由全国陆军部来下拨。由于当时政府资金常年短缺,军饷很少能及时发放。陈光远就常常以筹集军饷的名义,奔走于江西财政厅,叫他们往自己指定的账户里打15万。等陆军部下发军饷后,他就会象征性地退回几万给财政厅,剩下的就全落入了自己的腰包。一年到头也能落个上百万的灰色收入,在他任江西督军期间,光靠这种方法就悄无声息地捞了700万元左右。

还有另一种说法是,陈光远常以全省军队需要置办军需为由,命省财政厅每月划拨15万元,到南昌中国银行经理王仰先账户,再由王把这笔钱汇到上海。陈光远麾下的第十二师和第九混成旅,春冬两季服装费均由陆军部下拨专款,不需要自筹,单这一项他一年就敛财180万元,做了五年江西督军,至少有八九百万元的进项。

如此的损公肥私,陈光远还有所忌惮;而在其他方面就颇显肆无忌惮了。某次,九江历史博物馆内部维修,需要把里面的珍宝先搬出来,陈光远就对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这些文物太过于珍贵,千万不能有闪失”,便将负责人挑选的几处放文物的地方都否定掉了,认为这些地方不安全。挑来挑去都没有他认为合适的地方,就对负责人说道:“不如将这些东西放到我的督军府吧,为了保护文物,我宁愿腾出我的风水宝地,我自己住得坏点倒无所谓”。于是他的督军府就装满了奇珍异宝。

等到博物馆装修完毕,文物也陆续地送回去。可是一经博物馆工作人员盘点,发现少了100多件清朝的官窑瓷器,这其中的猫腻工作人员自然心知肚明,但是因惧怕陈光远的军威,也只能不了了之。事后这些瓷器被陈光远全部卖掉,换回了一大笔钱。等陈光远离任后,当地政府一直流传一句话:“穷了江西一省,富了光远一家。”

从江西督军的职位退下,陈光远并未停下贪财敛财的步伐。隐居津门后,他把多年捞来的钱投资参股了五六家当时有名的大企业,如华新纺纱、耀华玻璃、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煤矿、中国实业银行等。还以夫人赵氏、妾韩氏两人的名义开了辑华当、德华当两家当铺,德华当在西门里路北,辑华当在毛贾夥巷口,两家当铺各拥资本20万元。在较为繁华的地段,还开了一家德丰银号。

为了财上生财,陈光远还迷上了“炒股”,确切说是炒黄金,他每天研究黄金的涨落,根据经验制定了一个自己认为黄金最低、最高的价格。每当黄金价格跌到了他认为的低价就大量购买,据说是每次购买500两,等涨到他认为的高价时全部卖出。因为当时这些市场根本不规范,也没有那么多人为干预,陈光远凭借他自己摸索的这一套方法变成了黄金操盘手,赚取了不菲的收益。当时甚至连一些民国富商、政要都希望他能帮自己“理财”炒黄金,他也一一效劳,使得他当时的地位虽然不算很高,但是极其稳固,三界通吃,无人能撼动。

1939年8月16日,陈光远在天津英租界病故。至此,他在天津五大道、南市、中山路等地所置办的房产、地皮、当铺数不胜数,光在家乡武清就占有一万余亩土地,在北京天桥附近还有几百间的出租房产,是津门名副其实的巨富。当然,陈光远利用手中的钱,也做了一些有益社会的事。比如,1919年,严修与张伯苓为创办南开大学募款,陈光远慷慨捐助一万元,这也是值得赞许的。

三、身前与身后:从儿女到旧居

陈光远虽然贪财爱财,却也是最不舍得花钱的一个。据他的后人讲,他甚至连牌都不玩。因为怕掏自己腰包,他常输一两毛钱就作罢。陈光远有七个儿子,但七个儿子对这位父亲共同的感觉都是敬畏。其孙陈公勉回忆,他的父亲曾对他说过,他们兄弟几个平日里见到陈光远,都像见了皇帝一样,望而生畏,因为陈光远对儿子采取的是传统的封建家长制的管教方式,这让他的儿子对他的严厉都心生畏惧。

关于陈光远的病因,陈公勉曾听说是跟他的—位叔叔有关。据前辈所讲,陈公勉有位叔叔,曾经去英国留过学,接受了西方的现代教育,思想民主开放,回国后,对父亲的管教方式极其反感。他认为,父亲打儿子是侵犯人权的,因此父父子二人发生了冲突,陈光远一气之下生了病。

陈光远的儿子都姻联望族,个个“门当户对”。长子娶了曾任北洋总理龚心湛的女儿,次子娶了天津八大家之一振德黄家黄丹甫的女儿,三子娶天津巨富李善人李颂臣的女儿,四子娶了曾任察哈尔都统的张锡元的女儿,也就是张爱玲的堂妹;五子娶了曾任北洋总理潘复的女儿,六子娶了辨帅张勋的女儿,七子娶了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的女儿。借助这样的豪门联姻,陈光远绝不止于在伦理观念上求得心理平衡,更主要的在于相互攀缘,结成盘根错节的网络,在政治经济上壮大自身实力,赢得更多财富。

不过,出乎陈光远的意料并使他大失颜面的是,他唯一的女儿却跟百货公司一个售货员私奔,还生下两个私生子。此女名叫陈芳荫,一直被视为掌上明珠。1929年的某天,她一个人去逛中原公司(今百货大楼),在绸缎柜台前遇到一个眉清目秀的店员。这个店员一眼就看出陈芳荫是有钱人家的大小姐,对她大献殷勤。陈芳荫也有些动心,挑了一丈上等杭州丝绸,但店内缺货,店员让她留下地址,明天给她送府上去。

这个公司店员叫王仲东,出身贫寒,但上过中学,人也精神,当了店员后在女顾客中颇有人缘。第二天,他把绸缎送到英租界博罗斯道48号陈光远家。一个月后,陈芳荫与王仲东发展到如胶似漆的地步。陈芳荫自幼任性妄为,两个年轻人先斩后奏,陈芳荫带上私房钱,与王仲东坐火车私奔去了上海。到上海后,二人在法租界租了一间公寓,很快办理了结婚登记。十里洋场,繁华都市,比天津更时髦,更热闹,夫妻二人乐不思蜀。一晃两年,陈芳荫为王仲东生下一个儿子,取名王燕喜。他们的生活费全靠陈芳荫的私房钱,王仲东什么都不干,很快坐吃山空。此时陈芳荫怀了二胎,没钱了,一家三口只好去北京,投奔伯父陈光祖。

几天后,陈光祖告诉陈芳荫,陈光远对她日夜想念,让她尽快回家,又对王仲东说,陈芳荫有孕在身,回家调养,对她和孩子都有好处,她先回去,等一切安排妥当,再来接你们父子。王仲东只好听从安排。陈芳荫回天津两个月后,王仲东坐不住了,到前门火车站买了两张火车票,带着儿子到天津,下车后直奔陈府,谁知连大门也叫不开。王仲东急得团团转,只好先回自己在天津家。两年多没回来,家中父母双双病故,王仲东悲痛欲绝,再加上思妻心切,干脆一纸诉状把陈光远告上了天津地方法院。

天津地方法院最终宣判:“王仲东、陈芳荫非法同居,不存在正式夫妻关系,驳回王仲东请求夫妻团聚的诉求。”王仲东不服判决,提出申诉:“我与陈芳荫虽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实乃自由恋爱,在上海正式办理结婚手续,并登报声明。儿子王燕喜已三岁,陈芳荫返家时也与我怀有二胎。种种情由,都说明我二人乃合法夫妻,陈家之所以阻止其女与夫、子团聚,实属嫌贫爱富,法院不应支持!”但有理无钱、无势,谁又会支持他?他怎么能破镜重圆呢?

天津大理道48号,被定为陈光远旧居。该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楼房,平面布局不规则,立面高低错落,外墙用浅色浑水瑞面与深色琉缸砖搭配,简洁大方,颇具现代建筑风格。屋顶处为露台,设置琉璃瓦八角凉亭,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中西合璧的特点,该建筑现为机关幼儿园使用。但直到据陈公勉讲陈光远生前并未在此居住过,这只是陈光远当年上百处房产中的一处,最初只是他的二儿子在此居住过。陈光远和他的家眷常住的地方在烟台道,可惜,那栋小洋楼如今已经消失得了无痕迹。

在那时,津门房产最多的人有两个:一个是陈光远,另外一个是同样为北洋军阀的李纯。据说那时李纯家的房子是八千多间,而陈光远则有六千多间。陈公勉说他上小学时班里有个同学,他家搬了6次,却都是住在陈家的房子里,这位同学曾开玩笑地对陈公勉说:“为什么无论我们怎么搬家,却还是住在你家的房子里?”

回首京畿,悠悠数千载,多少风云与过客。贫也罢,富也罢;苦也罢,乐也罢;谁能见到永久的驻留?但纵然终归沉寂,那曾经激起的浪花与声响,也许能给后人些许谈资甚或启迪,这或许就是陈光远一类人于今的意义。

(本文材料主要采自网络,如有不实,请多加指证。)

相关推荐

​谁说广州不下雪:网传周末雪天重现?

​谁说广州不下雪:网传周末雪天重现?

123

谁说广州不下雪:网传周末雪天重现?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根据天气预报, 强冷空气将在16日晚侵袭广州 ,预计发布寒冷黄色预警信号。 同时有街坊发现, 天气预报显示12月18日广州...

​全力冲刺!中国石油改革三年行动交出优异答卷

​全力冲刺!中国石油改革三年行动交出优异答卷

100

全力冲刺!中国石油改革三年行动交出优异答卷 来源:【铁人先锋】 6月27日,《中国改革报》1版整版刊发长篇报道《中国石油:改革助力企业攀登“世界一流”高峰》以及评论《改革...

​韩国房价增长强劲

​韩国房价增长强劲

137

韩国房价增长强劲 LALAINE C. DELMENDO | 受利率下降的提振,韩国房地产市场继续走强。国民银行(Kookmin Bank)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的一年里,全国住房购买价格综合指数飙升7.26%,这是...

​中国56个民族简介

​中国56个民族简介

187

中国56个民族简介 如果你记不住56个民族都有那些,请留存下图备查 1、汉族,10亿多人口,分布于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是中国乃至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族。在...